1958年,三人被增选为政治局委员,他们都没有军衔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2:02 点击次数:133
1956年,党的八大之后,十大元帅中有好几位都是政治局委员,也有3位还不是,他们是叶剑英、徐向前和聂荣臻。十大将还无一人能够进入政治局的,显然他们的资格还不够。
1958年,八届五中全会之后,有3人被增选为政治局委员,他们既不是某位元帅,也不是任何一位大将,他们都没有军衔,都是何许人也呢?
第一位是柯庆施,安徽歙县人,当时担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。
柯庆施创造了一个第一,他是新中国成立后,第一位进入政治局的上海市委书记。
1965年,柯庆施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,他又创造了一个第一,他是历任上海市委书记中,第一位进入国务院担任副总理的。
柯庆施没有军衔,却是一个老革命,在1922年夏就光荣入党了,党龄超过所有的元帅,超过所有的大将。
最早入党的元帅朱老总,是在1922年11月光荣入党的,最早入党的大将陈赓和萧劲光,都是在1922年的12月光荣入党的。柯庆施的党龄超过所有的开国将军。
展开剩余67%连毛主席都称他为“柯老”。
1947年,石家庄解放后,柯庆施担任首任市长。南京解放后,柯庆施担任过南京市长和市委书记。然后又担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、上海市委第一书记。
毛主席到江苏、到上海视察工作,柯庆施经常陪同。他深受毛主席器重,在当时的全国地方一把手中,是一个大红人。
第二位是李井泉,江西临川人。李井泉也没有军衔,其实以他的革命资历,是能够授上将的。
在中央苏区,李井泉被派来给毛主席送信,毛主席很欣赏这个年轻人,就把他留在身边担任秘书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,李井泉离开毛主席,担任了红军的军政委,成为高级将领。抗日战争时期,李井泉在贺龙领导的120师358旅担任旅政委。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第20兵团组建,司令员杨成武点名要李井泉来当兵团政委。
红军时期正军级,抗日战争时期正旅级,解放战争时期正兵团级,李井泉绝对能授上将。可是因为在建国后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地方了,李井泉很遗憾没有授衔。
1952年,四川省成立,李井泉是首任省委书记,任职长达十几年。1958年,他就是以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身份进入政治局的。四川是一个大省,李井泉当然有资格进入政治局。
第三位是谭震林,湖南攸县人。谭老板是华东野战军的第三号人物,仅次于陈毅粟裕,当然有资格授大将了,他还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人,很早就跟随毛主席干革命了。
1927年,谭震林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,毛主席派他去担任茶陵县委书记,谭震林是第一次当县委书记,请示该如何开展工作。毛主席说,你看着干。
毛主席的意思是边学边干,在实践中学习。毛主席的教诲,谭震林牢记了一辈子。建国后,谭震林成为首任浙江省委书记,工作重心也已经转移到了地方,所以推辞了大将军衔。
1954年,谭震林进京任职,后来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,还是中央书记处书记。
柯庆施和李井泉当时都是地方官,而谭震林是京官。相比于柯庆施和李井泉来说,谭震林更有资格进入政治局。
这三位老革命,虽然都没有军衔,革命资历却都很老,当时的地位都很高,或主政一方,或身在中央,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,也都是深受毛主席器重的能臣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